花式毽子 课程
沂南三中 花式毽子 课程
第一次活动设计:
活动目标:
1、 初步学习用脚连续踢毽子。
2、 体验民间游戏踢毽子的乐趣。
活动准备:每人一个毽子。记录笔、纸。
活动过程:
一、热身运动
二、踢毽子
1、学生自由尝试用脚踢毽子。
2、 学生交流:你是怎么用脚踢毽子的?
3、 教师示范用脚连续踢毽子。
4、 学生尝试连续踢。
三、游戏《谁踢得多》
第二次活动设计:
活动目标:
1、 学习将毽子置于脚背、脚侧部位用力向上踢,双手接住。
2、 体验玩民间游戏踢毽子的乐趣。
活动准备:每人一个毽子。记录笔、纸,录音机、音带。
活动过程:
一、热身运动
二、踢毽子
1、 学生自由尝试用脚踢毽子。
2、 学生交流:
3、 教师示范。
4、 学生尝试用脚背、脚侧踢起毽子
三、 游戏《比比哪队踢得多》
1、 一个一个轮流踢。
2、 合起来哪队踢得多。
第三次活动设计:
活动目标:
让学生在自由探索、互相交流、练习中轻松、愉快地学习,从而培养幼儿踢毽子的能力和兴趣。
活动目标:
1、 学习用脚的各部位踢毽子,发展学生动作的协调能力。
2、 体验玩民间游戏——踢毽子的乐趣。
活动准备:人手一个毽子,一支记号笔。记录纸若干。
活动流程:热身运动——自由练习——内侧、外侧踢毽子——踢接练习——游戏:比比哪队踢的毽子多——放松活动。
活动过程:
一、热身运动。
二、玩踢毽子
1、学生自由尝试用脚踢毽子。
2、学生交流。
3、练习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踢毽子。
三、游戏:比比哪队踢得多
1、自己做好记录。
2、学生5人一组,踢得最多的得冠军。
四、放松活动
第四次活动设计:
踢毽子——拐踢(足外侧踢)教学设计
一、指导思想:
本课在新《课程标准》基本理念的指导下,以学生发展为中心,强调学生对知识技能的主动探索,主动发现,采取形散而神不散的组织形式,以兴趣化的教学手段,通过踢毽的学习,着重培养学生动脑、动手、创编和展示自我的能力,让学生知道,在集体活动如何与他人合作,共同完成活动,从而增强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。
二、学练过程:
1、自由踢毽,加强基本功练习。
2、学生表演示范,教师总结要点,学习新动作。
3、小组内交流,自我创编动作,“把你的好动作告诉你的好朋友”。
4、师生共同练习多人踢法,体验集体活动的乐趣。
三、本课特点:
1、通过学生自我创编,组内交流,相互观察,合作探究和分层展示等主动学练过程,发挥主体的主观能动性和积极参与精神,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。
2、教师由知识技能的传授者、灌输者,转变为学生主动学习的帮助者、促进者。充分利用激励性语言和评价作用,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,与学生共同活动,提高教学目标的达成度。
第五次活动设计
踢毽子——绷踢(足尖踢)教学设计
一、指导思想:
遵循《新课程标准》的基本理念,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和体育教学特点,充分运用竞争机制,采取由易到难,由浅入深,循序渐进的教学方法和组织形式,并给一定的时间让学生进行实际运用和对抗性比赛。培养学生群体意识,充分发挥学生的个性,体验快乐体育和成功体育的乐趣,全面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,为终身体育奠定良好的基础。
二、学练过程:
1、练习踢毽基本功,为以后学习打下基础。
2、先让学生个人主动学,与同伴合作学,教师再亲自参与,然后随着两人合作,四人合作,多人合作,由易到难的练习步骤,让学生懂得与他人合作是成功的关键。
3、小结放松,
三、本课特点:
1、在教学过程中,打破原有的课堂教学模式,根据学生运动生理特点,把学习过程分为八小段,从导入、热身、诱导、学练、发展到放松等过程。
2、教学方法在原有的讲解示范、群体合作等形式基础上,又增加了练习比赛,自主探索,成功体验等形式,鼓励学生自创合理可行的方法,增进知识、增长技能。
3让学生在课中尽情的玩、尽情的学,充分体验运动的乐趣,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。